——《山東省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方案(2023—2025年)》政策解讀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省商務廳聯合印發了《山東省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方案(2023—2025年)》。《工作方案》提出,2023年完成鋼鐵、電解鋁、水泥、化肥、塑料行業1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2024年完成有機化學品(含甲醇、合成氨等)、橡膠輪胎、燒堿等行業2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2025年再完成300家重點企業產品碳足跡核算。通過三年時間,初步建立我省重點企業碳排放因子數據集及碳足跡核算模型,建立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體係,初步實現碳足跡標識的國內國際互認。本文試從有關概念、標準方法和具體案例角度,為相關企業和從業人員介紹如何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工作。
一、產品碳足跡
產品碳足跡是指某一產品在其生命周期過程中所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的CO2及CH4、N2O、HFCs、PFCs、SF6、NF3等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以CO2排放當量的形式表示)。即評價一件特定產品的原料獲取、製造、使用和廢棄階段,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過程中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量。產品碳足跡貫穿全產業環節,從企業內部原材料采購、技術開發和生產活動,到外部經營活動、市場營銷等方方麵麵,對企業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均產生影響。
二、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
產品碳足跡核算常用的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CA),依據其係統邊界設定和模型原理,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過程生命周期評價、投入產出生命周期評價和混合生命周期評價。其中,過程生命周期評價是當前主流的碳足跡生命周期評價方法。該方法適用於微觀層麵(具體產品或服務方麵)的碳足跡計算,能夠比較精確地評估產品或服務的碳足跡和環境影響,且可以根據具體目標設定其評價目標、範圍的精確度。
過程生命周期評價采用“自下而上”模型,基於清單分析,通過實地監測調研或者利用其他數據庫資料,獲取產品或服務在生命周期內所有的輸入、輸出數據,來核算研究對象的全部碳排放量和環境影響。主要包括四個基本步驟:目標定義和範圍的界定、清單分析、影響評價和結果解釋,而每個基本步驟又包含一係列具體的步驟流程。
三、碳排放因子數據庫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數據庫有十餘種,以上數據清單等都基於《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
《中國產品全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係數集(2022)》作為中國首個產品碳排放數據庫,由生態環境部規劃院等4家權威機構聯合發布,供大家免費使用。該係數集將單位產品全生命周期排放分為上遊排放、下遊排放和廢棄物處理排放,包含能源、工業、生活、食品、交通、廢棄物和碳移除等7大專題,共計2719條數據。該數據庫對於我國從消費端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和基於產業鏈推動碳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四、碳足跡標準
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受到公認並且應用相對廣泛的有三個國際標準:
《PAS2050:2011產品與服務生命周期溫室氣體排放的評價規範》
PAS2050首先提出來專門針對產品碳足跡核算的相關規範,可視作產品碳足跡標準的始祖。
《產品生命周期核算和報告標準》(GHG Protocol)
GHGProtocol則是在PAS2050的基礎上,更加完善補充了前者的不足,主要目的為企業核算產品碳足跡的提供詳細指導和規範。
《ISO14067:2018 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要求與指南》
ISO14067就叫“產品碳足跡”,其步驟和結構實質上與生命周期評價(LCA)基本一致,其中部分章節引用了PAS2050和GHGProtocol兩個標準的內容,ISO14067標準頒布之後,其它產品碳足跡的相關標準將被終止使用或者根據此國際標準進行修正。
五、相關案例
某大型醫藥生產企業產品出口美國,應美國客戶的要求,需要提交相關溫室氣體排放數據。接受委托後,我們按照先組織後產品的工作路線,開展全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
核算采用過程生命周期評價法和《產品生命周期核算和報告標準》(GHG Protocol),設定了三個範圍(範圍一:直接溫室氣體排放;範圍二:購買的能源間接排放;範圍三: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對象涵蓋了化石燃料、外購電力、原輔材料、包裝材料、自來水、產品、職工差旅、上下班通勤、廢棄物處理等全部環節。初步核算發現,在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範圍三的排放量占比最高,尤其是產品在下遊的運輸、加工和使用環節,報告據此提出了企業低碳轉型、降碳增長的建議。通過核算,我們得到了企業上下遊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的全景數據,為下一步企業對碳排放實施精細化管理、建立產品碳排放數據庫和碳標簽、擬定達峰路線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
六、我們的優勢
山東省環科院將雙碳業務作為谘詢主業和新業務增長點著力發展,緊跟政策動態研究,依托傳統業務載體,在市場開拓中搶抓雙碳業務機遇。從政府、園區、企業三個層麵和政策谘詢、課題研究、具體項目三個維度,多管齊下全方位開拓雙碳業務市場,先後參與起草了《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承擔了2021年度省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查項目、地級市“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地級市“十四五”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路徑研究、山東省碳達峰碳中和形勢下煤電機組利用小時研究等重大項目,並為幾十家企業提供了碳盤查、碳足跡核算和碳資產管理等谘詢服務。
當前,歐美“碳關稅”立法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消費者低碳消費理念的普及,碳足跡信息將成為產品通行國內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而以“產品碳標簽”“碳達峰行動方案”為代表的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也將成為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外部要求和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山東省環科院願為各類企業提供高品質專業服務,為實現“3060”目標貢獻國企力量。
撰稿:省環科院綜合二部雙碳業務團隊 王文剛 劉翔 原愛娟 張萌